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《21世紀資本論》——正在改變21世紀的一本書

        皮凱提(Thomas Piketty)的著作《21世紀資本論》(Capital in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)帶給世人兩個鮮明的訊息:(1)除非有大規模戰爭或政府政策的介入,資本的年報酬率(r)的長期趨勢非常穩定,約是4%至5%,而經濟年成長率(g)僅1.5%左右;(2)如果一直維持資本的年報酬率大於經濟年成長率(r > g),貧富差距將會持續擴大,使富者越富而貧者越貧。

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
對90%人有害的思想(3):如何衡量一個人的貢獻

        看過這一系列前兩篇文章的人可能會問:如何衡量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?如何計量?
        在這不完美的世界裡,我們只能有不完美的答案,甚至籠統的答案——而這個事實就讓許多人有可乘之機,用合法(合理)管道所取得的財富去遮掩通過不合法(不合理)管道所取得的財富,然後自欺欺人地說:「我的財富全部來自市場競爭,我的財富等於我的能力(以及神對我的恩寵)。」
        巴菲特、戰士、老師的貢獻該如何衡量?很難。
        不過,我們不需要鉅細靡遺地去精算每一個人的貢獻,也不需要錙銖必較地把所有人的不勞而獲全部拿來重分配。務實的第一步只需要問:合理的貧富差距大約如何?然後據此定下合理的租稅制度,把可能涉及不勞而獲的一部分財富給拿來濟貧,和創造整體社會的公共福祉——能做到這一部,真的就已經是「完美」的 social democratic society 了。

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對90%人有害的思想(2):貧富差距有益經濟成長

        根據近年來紛紛出爐的研究報告,這個經濟學信念╱教條絕對是已經過時了——但是,蕭萬長和張忠謀到2014年都還相信它。
        IMF 研究部副主任 Jonathan D. Ostry 在 2012 年對紐約時報表示:美國因為1980年代以來的貧富差距擴大,損失約 1/3的經濟成長。[1] IMF 2015 年的實證研究再度確認:所得最高的 20%人每增加 1%所得,後續五年的 GDP成長會降低 0.08%;反之,所得最低的 20%人每增加 1%所得,GDP成長會上升 0.38%;此外,貧富不均會增加經濟體的不穩定性(鼓勵經濟泡沫與經濟危機)。[2] 世界銀行也終於在 2015 年的實證研究裡確認:Gini  係數每增加 1%,在五年內將導致人均 GDP 下降 1.1%,而長期的累積總效應可能高達 4.5%。[3]  此外,世界經濟論壇,它的 2015 年報告引述 IMF、WBG,以及 OECD 的類似研究結論,並指責華盛頓共識的成長模型有問題。[4]
        其實,根據紐約時報 2012年的報導,上述看法早已是許多頂尖經濟學者的共識,同時也是 2012年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的共識。[5]

對90%人有害的思想(1):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

        貧富差距主要有兩種:當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的完美狀態時,「所得=貢獻」,貧富差距是必要且對大家都好的(因而是善的);當市場不完美時,有些人「所得>貢獻」(並且因而造成另一群人「所得<貢獻」),放任這種貧富差距的擴大會對總體經濟和90%的人都不好(因而是惡的)。
        以前很多人認為「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」,因為他們把前兩種不同的貧富差距混為一談。
        最有趣的是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、世界銀行(WBG)和世界經濟論壇(WEF)原本都是積極捍衛「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」這個教條的,近年來他們卻又紛紛發表新的研究報告,宣稱「貧富差距會損及經濟成長」。

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

托爾斯泰的愛與非暴力

        近代史上第一個倡導愛與非暴力原則的,是托爾斯泰(1928-1910)。而甘地(1869-1948)則以具體的方式向人類展現出它的驚人力量——它足以摧毀大英帝國對印度的殖民,威力絕不下於任何武裝的獨立戰爭;但是,它還能解除許多敵對者心裡的仇恨,這可就不是武裝的戰爭所能做到的了。
         後來,甘地的「非暴力、不合作運動」原則啟發了美國的人權領袖金恩博士(1929-1968),而在美洲再度展現這個原則驚人的力量。
        托爾斯泰對甘地的啟發始於一本書,但大家最愛傳頌的卻是《一封給印度人的信》這一篇文章。

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

托爾斯泰短篇故事:《義子》

        托爾斯泰的所有短篇故事中,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篇。它以童話故事的形式陳述了托爾斯泰「愛與非暴力」的思想,卻沒有議論文的生硬,只有文學帶給人的感動。

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

網路民主的警訊

         Wael Ghonim 是 Google 在埃及的行銷經理,他曾在 2011年用匿名的臉書網頁促成了《阿拉伯之春》的革命。這個成功,讓他曾經誇口:「如果想要解放社會,你只需要網路。」
        在 2015年底的 TED 演講裡,他的觀點丕變,並且很遺憾地說出:「阿拉伯之春展示了社交媒體巨大潛力的同時,也暴露了它最大缺點:這個讓我們團結在一起,推翻獨裁者的工具,最終也將我們撕裂。」他終於警覺到:在中東,網路撕裂族群的力量遠大於結合與溝通的力量。